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,丐帮为天下第一大帮,从中走出的人物,一个比一个厉害,且在小说中,丐帮帮众遍布天下,有数百万之多,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,究竟有没有丐帮呢?今天借着这个话题,我们来聊一聊丐帮。
丐帮是真实存在的,它形成两宋时期,不过当时的丐帮更多的是存在于规模较大的城市,丐帮的帮主一般被称为“丐头”“团头”。
比如在话本《古今奇谈》中,就记载了南宋一名世袭七代的丐帮帮主,时人称其“团头金老大”,他掌管着整个杭州城的乞丐,乞丐们需要将乞讨得来的钱财按一定比例上交给“金老大”,就跟交保护费差不多。
金老大就借着乞丐上缴的钱财,慢慢成为了杭州城内有名的富人,还有专门的侍女伺候。
不过,丐帮帮主的势力更多的是在某一个城市中,有着很明显的地域特征,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大组织。
丐帮是有打狗棒的,不过却没有打狗棒法。
“丐头必有杆子以为证,如官吏之印信然。”
“丐头之有杆子,为其统治权之所在,彼中人违反法律,则以此杆惩治之,虽挞死,无怨言。”
相传,丐帮帮主所用的棒子是朱元璋赏赐的。
据说,朱元璋参军前曾当过乞丐,为了感激两个乞丐的救命之恩,就送给他们一人一根一尺长的木棒,其名为“杆”,后来就慢慢称为丐帮帮主权力的象征。
清中后期,乞丐多了起来,以至于出现了大规模的丐帮,清朝后期,丐帮的种类繁多,以京城为例,就有“蓝杆子”“黄杆子”之分。
黄杆子属于高级丐帮,主要由落魄的八旗子弟或者宗室贵族组成,一般只在大的节日、节气前往各个店铺唱曲讨钱;蓝杆子则属于低端丐帮,主要是收取保护费。
这时候的丐帮,有的发展成当地的“黑恶势力”,主要以敲诈勒索为谋生手段,比如有拐卖儿童和女子买卖等。
不过因丐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,想建立一个王朝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标签: 丐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