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雄战歌暴君,英雄战歌歌曲

youxi 301 0

英雄战歌暴君,英雄战歌歌曲

  

1962年的一天,因被错划“右派”开除党籍、由北京发配到吉林长春教书的诗人公木先生家,突然来了三位“不速之客”,进门直言,要男主人跟他们走一趟。公木摆手拒绝,但是没用,连劝带拽,被强拉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。整整一天一夜,次日下午回家,公木对惊魂未定的夫人说:他们让我写歌词,我本不想去,“右派”刚摘帽,怕再惹是非……还算顺利,四段歌词一晚上就出来啦。   

  

这里所说的歌词,就是长影刚刚拍完的一部样片《英雄儿女》主题曲:《英雄的赞歌》!   

  

  
  

  

  

  

  
  

  

剧照   

  

  
  

  

烽烟滚滚唱英雄,四面青山侧耳听,侧耳听   

  

青天响雷敲金鼓,大海扬波作和声   

  

人民战士驱虎豹,舍生忘死保和平   

  

  
  

  

剧照   

  

剧照   

  

  
  

  

英雄猛跳出战壕,一道电光裂长空,裂长空   

  

地陷进去独身挡,天塌下来只手擎   

  

两脚熊熊趟烈火,浑身闪闪披彩虹   

  

  
  

  

剧照   

  

  
  

  

影片感人肺腑,歌声荡气回肠!   

  

都知道艺术创作,“赶鸭子上架”出不了好作品。然而,公木先生一天一夜之间,就从心灰意冷闭门思过的状态,挥笔写出了如此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词句,究竟是什么力量,激发出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和艺术灵感?   

  

先说那三位“不速之客”吧。   

  

导演武兆堤,演员田方,作曲家刘炽。   

  

三位都是各自艺术门类里的知名人物。其时,三人正为一部即将完成的新电影找不到满意主题歌词而焦虑。这是一部根据大作家巴金先生的小说《团圆》改编的电影,作为影片主创人员,他们把主题歌词由谁来写,看得相当重要。商量来商量去,目标不约而同聚焦在了一个人的身上——对,找公木去!这个活儿要出彩,非他不可!   

  

公木是他们熟悉的诗人,他们与公木在延安抗大结识,既是同行又是战友。虽然诗人如今被打入了另册,全社会避之惟恐不及,但战友之间心有灵犀的相互理解,使他们从未怀疑过其人品与才情。而且意识到,请公木作词,不只是影片的需要,也等于给战友一个难得的露面机会,让世人拭掉污渍,看清一颗纯洁正直的艺术良心。   

  

看透不可说破。三人主意已定,立刻付诸行动。于是,不由分说,公木懵懵懂懂被“劫持”到了长影,关上门一边看尚未剪辑的毛片,一边听作曲家刘炽介绍有关这部电影的来龙去脉。看完了,招待所一间僻静的屋子里,诗人把自己关起来,开始了闭门写作。   

  

  
  

  

诗人公木(1910—1998)   

  

刚刚浏览过的镜头,交集着血与火的往事,如鼓如号,撞击心扉,公木内心深处的东西一点一点被唤醒。硝烟弥漫的战场,冲锋陷阵的号角,威武雄壮的队伍……壮怀激越的诗情一旦被点燃,,便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,又如黄河之涛一泻千里,一发而不可收!   

  

当年在延安,就是在这种状态下,公木与作曲家郑律成合作,一气呵成,写出了《八路军进行曲》、《快乐的八路军》、《炮兵歌》、《骑兵歌》、《军民一家》等八首歌的歌词。其中《八路军进行曲》抗战胜利后改名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》,传唱至今。   

  

如今,公木又一次将灵感之火化作撼人心魄的诗句,一气呵成,写出了一位革命诗人的战斗新篇章:   

  

为什么战旗美如画,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  

  

为什么大地春常在,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 

  

……   

  

  
  

  

  

  

  
  

  

气势磅礴,热情奔放,朗朗上口,壮志凌云!配着作曲家刘炽先生的旋律,“烽烟滚滚唱英雄”以一往无前、无坚不摧、排山倒海的气概,为电影《英雄儿女》锦上添花,成为一首传遍祖国大地的英雄的赞歌!   

  

  
  

  

  

  

“千里马常在,伯乐不常有”。   

  

武兆堤、田方、刘炽这三位堪称伯乐的艺术家,敢在那个年代选定公木做搭档,何止仅靠一双慧眼,是他们经历过战火粹练的经历,以及杰出艺术家的胆识,让他们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!   

  

让我们以照片的形式,缅怀这几位深受敬仰的艺术家。   

  

  
  

  

导演武兆堤(1920—1992)   

  

  
  

  

表演艺术家田方与夫人于兰抗战时期在延安   

  

  
  

  

作曲家刘炽(1921—1998)   

  

  
  

  

几位艺术家均已作古,但凝聚着他们心血的电影《英雄儿女》,以及主题曲《英雄的赞歌》,必将作为艺术经典被一代又一代人所欣赏,所称颂。而他们在非常时期敢于启用身处厄运的战友,并由此成就了一部伟大电影作品,也必将作为一段温暖人心的佳话,与经典共存!   

  

诗人公木先生1998年10月30日病逝于吉林长春。他的塑像,矗立在吉林大学的校园内。   

  

  
  

  

  

  

  
  

  

他则叶落归根,被迎回了故乡河北省辛集市的烈士陵园安葬。   

  

  
  

  

河北省辛集市   

  

故乡珍爱这位用生命写诗的赤子,他心里燃烧着的永不熄灭的诗火,必将成为这座冀中新城值得骄傲的精神财富,惠及后学,惠及这块生他养他的纯朴的土地!   

  

  
  

  

作者简介:窦卫华,中国作协会员,曾供职于河北省作家协会。现居北京,用草根视角写平民生态小文。欢迎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