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亲王,英亲王是谁

youxi 245 0

英亲王,英亲王是谁

  

顺治八年十月十六日,顺治皇帝福临以“诸王以阿济格悖乱已极,留之恐贻后患,应立即处死”的罪名,赐英亲王阿济格自尽。阿济格是多尔衮的胞兄,顺治此举是否有抱负之嫌呢?事实并非如此,阿济格之死归结起来就六个字:自作孽不可活!   

  

  

  

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,在众多的皇子中,努尔哈赤最不喜欢的就是阿济格,因为他长着一副丑陋的面容,且行事鲁莽。太祖时期,他的两个弟弟多尔衮、多铎都封为贝勒,而阿济格不过是个台吉。   

  

太宗崇德元年,大封诸王,多尔衮、多铎被封为和硕亲王,阿济格也仅获得个郡王。直到顺治元年,阿济格从多尔衮入关破李自成,多尔衮这才乘机封他为和硕武英亲王。说起来,这也是多尔衮看在亲兄弟的份上,且颇有战功之故。   

  

只不过阿济格实在缺乏政治头脑,比如他竟在自己的同母弟弟多铎丧期内与之争功,污蔑多铎在追击李自成的诸战役中没有明显的功绩,不应该对他的子弟优加抚恤。还说郑亲王济尔哈朗不是太祖的儿子,不应该称“叔王”。而他才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,应该封“叔王”。   

  

  

  

多尔衮对这个弟弟也是极不满意,多次斥责他狂妄,禁止他参与朝政。多尔衮摄政期间,阿济格在开国诸王中的地位最低,并未得到太多的礼遇,手里只有13个牛录,不到半个旗。   

  

顺治七年底,多尔衮死在喀喇城,当时阿济格就在多尔衮的身边,他错误地认为多尔衮一死,接替摄政王的人选非他莫属。他赶紧派出300骑兵,赶往京城,欲先声夺人,控制形势。同在行营的大学士刚林发觉情况有异,立刻上马日夜兼行七百里,入京告变。结果阿济格的人马晚到一步,京城早有防备,九门尽闭,阿济格的人马一到京城,就成了瓮中之鳖。   

  

  

  

阿济格的这种行为无疑就是谋逆,可他却不知天高地厚,数日后他随着多尔衮的灵柩进京时,还以为能得到自己儿子劳亲的接应,不料劳亲毫无反应。愚钝的阿济格仍毫无觉醒,继续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摄政制作舆论,说什么多尔衮生前曾对他说,日后由他继续辅佐幼帝。   

  

阿济格在朝中的地位很低,没有什么人缘。多尔衮在世时,朝臣就不服他,如今多尔衮已死,怎么会听阿济格的指挥调遣呢?他们纷纷揭发阿济格有为乱之心,列了许多的罪状。尤其是被多尔衮压抑多年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带头枪打出头鸟,建议以谋逆的罪名幽禁阿济格。   

  

  

  

经过诸王会议的讨论,最终阿济格的13个牛录被没收,归于顺治帝所属的两黄旗下,将他从多铎那里得到的7个牛录,又重新拨给了多铎的儿子多尼。此外,投充在阿济格名下的众多仆人全部入官,劳亲因受父亲的牵连,也被降为贝子,夺其4个牛录。   

  

应该说,顺治帝和济尔哈朗等对阿济格还是网开一面,只是将其暂时幽禁,也没有废除他的亲王爵位。如果日后有所悔改,东山再起也不是什么难事。   

  

可是这个阿济格太过狂妄,他一直没有把顺治帝放在眼里,认为他是个小孩子,平时也不尊重他。多尔衮灵柩入京时,阿济格又身挎腰刀出现在顺治皇帝的面前,被人弹劾图谋不轨。   

  

  

  

顺治皇帝其实也无意为难阿济格,更没有置阿济格于死地的想法。可是阿济格不服囚禁,竟然私藏兵器,命手下的仆人偷挖地道,准备与儿子劳亲内外呼应,越狱逃跑。   

  

顺治帝闻讯后大怒,将留给阿济格的几百奴仆减为10人,原留的一些衣物、牲畜、金银等也全部收回。并规定阿济格的饮食都从外面送进,不让里面举火。到了这个地步,阿济格还不知悔改,顺治八年十月的一天,他堆起衣服把囚禁自己的房子一把火给烧了。看守的护卫赶紧上报,诸王会议认为阿济格理应处死。   

  

这一次顺治皇帝也动了杀心,不想再保阿济格,上谕中说:“即使再从宽饶恕他,他也不会安分的。”随即下令阿济格自尽,其子劳亲亦与父同死。这样作为叔父的阿济格也就成了顺治亲政后第一个以身试法的人。   

  

  

  

乾隆时期,念及阿济格在开国诸王中颇有战功,下令将其平反重修了园寝。但平反的程度十分有限,不像多尔衮、多铎那样可以亲王爵位世袭罔替,有配享太庙的荣誉。